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控制源理论的主要观点。
-
控制源理论是罗特对心理控制源进行研究并发展起来的归因理论。心理控制源被认为是有关个人性格或行为与事件结局之间关系的泛化性期待。
罗特认为,对于行为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强化来源,人们所抱的期望是不同的。某些人把他们自己看成是有能力控制强化的事件是否产生,这些人被称为“内控者”;还有一些人认为强化的事件不是由自己控制的,而是由运气、机遇,以及其他人等等这些外在因素所控制,这些人被称为“外控者”。内控性—外控性,是因果归因的一个基本维度。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电击实验说明()的匿名性也会产生去个体化
- 位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第三层次是()。
- 简述从众的三个经典研究的程序,结果,并论
- 稀释效应
- 中心路线
- ()属于自我的分层第二层。
- 人际沟通服从于一般的信息沟通规律,实现这
- 群体规范都是有明文规定的。
- 从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
- 简述非正式群体的人际交往模式。
- 依从
- 功与过的归因偏见告诫我们切不可犯()的错
- 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
- 回报规范仅适合于人际交往中的积极情感和行
- 下列属于社会知觉特征的有()
- 简述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
- 我们通常说的“美丽”“善良”不是一种态度
- 人际关系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也称(
- 社会心理学着重探讨()的相互作用。
- 简述自我意识的特征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