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控制实验法的基本程序
-
控制实验法的程序一般包括七个步骤:
(1)建立研究假设。
(2)建立实验组与控制组。
(3)选择自变量与因变量。
(4)前测,即实验前对实验组与控制组的相关指标进行测定。
(5)实施实验刺激(让特定的自变量出现并发挥作用)。
(6)后测,即实验后对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相关指标进行复测。
(7)分析和确定有关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成立及相应函数表达式。在控制实验的全部环节中,“控制”是贯穿始终的,它一方面体现在对有关的实验变量的控制和操纵,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实验变量以外的一切变量(即“无关变量”,如被试差异、环境干扰、测试手段的误差等等)的控制和把握。评价一个实验的价值,除了看其研究课题本身的重要性之外,主要还要看其实验设计是否完善,是否有效地控制了无关变量。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个人接收创新的决策过程有那几个阶段?
- 德国一个物理学家在1888年用实验证明了
- 受众调查中采集数据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 怎样才能使编码和译码处于协调一致的理想状
- 按照批判学者阿特休尔的观点,任何媒介都受
- 下列属于宏观效果理论的假说的是()。
- 信息和新闻有什么关系?
- 信息研究的断面观照不包括().
- 由拉斯韦尔提出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有环境监
- 传播过程中的译码又被称为()
- 以下观点不属于报刊的集权主义理论是()。
- 电脑在许多方面可以替代人脑,这属于()
- 讯息系统分析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媒介讯息系统
- 选择性理解
- 社会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具有哪些特征
- 反论权
- 下列关于“上限效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 声音的高低、大小,速度的快慢,文字的字体
- 香农-韦弗模式也被称为传播过程的()。
- 研究者按某种既定的标志将总体分层(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