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选择表面粗糙度参数值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 表面粗糙度参数值的选择既要满足零件的功能要求,又要考虑它的经济性,一般可参照经过验证的实例,用类比法来确定。一般选择原则如下:
    (1)在满足表面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较大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
    (2)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小于非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
    (3)摩擦表面比非摩擦表面的参数值要小;滚动摩擦表面比滑动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小;运动速度高,单位压力大的摩擦表面应比运动速度低,单位压力小的摩擦表面的粗糙度参数值要小。
    (4)受循环载荷的表面及容易引起应力集中的部位,粗糙度参数值要小。
    (5)一般情况,过盈配合表面比间隙配合表面的粗糙度数值要小,对间隙配合,间隙越小,粗糙度的参数值应越小。
    (6)配合性质相同时,零件尺寸愈小则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应愈小;同一精度等级,小尺寸比大尺寸、轴比孔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要小。
    通常尺寸公差、表面形状公差小时,表面粗糙度参数值也小。但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和尺寸公差、表面形状公差之间并不存在确定的函数关系,如手轮、手柄的尺寸公差值较大,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却较小。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