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马克思同旧唯物主义者对实践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 首先,实践是否具有客观性。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是“客观的活动”。旧唯物主义者不是把实践看作改造世界的客观的活动。例如,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的人的活动,而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其次,实践是否具有能动性,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现实的人的“能动的”活动,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人们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的方面”,即没有看到人们在实践中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积极主动的方面。第三,实践是否具有革命性,马克思认为,实践是“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是“革命的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把实践歪曲地理解为“卑污的犹太人活动”,即个人利已主义的活动。最后,实践是否具有社会历史性。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而不是单个人孤立的活动。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脱离社会关系去孤立地观察人,当然,也就看不到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也看不到人的实践活动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总之,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是新世界观的牢固基础。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实践理念
- 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在于它是()。
- 下列关于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中正确的
- 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是(
- 量变与质变
- 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中,必然性()。
- “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
- 哲学
- 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基本因素包括()。
-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 原因和结果关系是指()
-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出发
- 为什么说农业是根本,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 《手稿》1844年写于法国巴黎,1932
- 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
- 辩证否定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 凡是亲眼所见的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
- 什么是文化繁荣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 共产主义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具体指什么?
- 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