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 (1)主体和客体之间具有实践关系,即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2)主体和客体之间具有认识关系,即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这种能动性又受到客体的制约。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
- 简述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什么是剩余价值?其实质是什么?
- 客观唯心主义的极端形式是()
- 怎样理解生产关系?
-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认识的成果是()
- 19世纪30-40年代,标志着无产阶级反
- 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历史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提出者是()。
- 美国的均势战略是霸权均势战略。
-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是()
-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进入20
-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点有()。
- 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
- 因为人们有选择能力,因此()
- 什么是相对静止?承认相对静止有何意义?
- 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
- 下列关于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的说法中,
- 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其过渡的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