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根据《东方之珠》谱例设计一节音乐课。(1)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的三个维度进行目标设计,注意行为动词的表述,具有可操作性。(2)教学环节:关注音乐本体,注重参与体验,注意学习方式,培养学习能力,方法适合全体学生。
-
东方之珠(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东方之珠》,体验歌曲的内在情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并在听辨、学唱、思考、交流、探讨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
2.主动了解香港的相关历史知识,能够用歌声体验期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了解香港回归十年后,展示给我们的全新面貌。教学重点与难点突出本单元“祖国统一”的思想教育主题,深刻体验歌曲中所蕴含的思归、盼归的真切情感。教学过程伴随《七子之歌》优美的旋律,学生走进教室,做好上课准备。
导入新课:
1.教师带来了几首歌,请同学们来听听他们都是谁?(播放张学友《太阳星辰》、刘德华《中国人》、陈奕迅《十年》等)生(分别说出歌星的名字)。总结出这些歌星都是香港人。
2.教师播放一些图片:香港有特点的景点、建筑图片。(背景音乐为《东方之珠》)(师生互动,共同欣赏香港的典型建筑、景点等图片,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初听歌曲《东方之珠》)
3.展示学生自己搜寻的相关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及相关的历史知识。教师归纳小结:香港地区位于珠江口东侧,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以及周围岛屿。因盛产沉香而得名香港,又名香江、香海。是我们祖国美丽的“东方之珠”。
4.欣赏录音《东方之珠》。教师播放录音,边欣赏边体会,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和意境?(欣赏过后,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表述自己欣赏后的感受)随琴演唱“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教师小结:作者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7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限眷恋之情。分析歌曲的情感内涵。师:通过刚才的演唱和欣赏,再加上你以前对这首歌曲的印象,你认为这首歌曲最好听、最感人的是哪几句?你能不能试着唱唱?(师生互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师:“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深切表达了炎黄子孙对东方之珠--香港的无比爱恋之情。“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多次的强调,深刻揭示了香港同胞同为炎黄子孙,渴望归依祖国怀抱、渴望统一的爱国之情,从而将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奉献给了亲爱的祖国。这么深沉、这么情真意切的一首《东方之珠》是谁创作的?(学生回答:罗大佑)
5.作者介绍罗大佑。师:你们对于罗大佑熟悉吗?(若熟悉由学生介绍,若不熟悉教师演唱《童年》《明天会更好》)
6.教师演唱《童年》《明天会更好》片段。
7.《东方之珠》也是刻画香港回归祖国的一部极具代表性歌曲,简介回归情况。
8.表现歌曲,分组对歌曲进行实践创造。
(1)在充分理解歌曲的基础上,分男女声部,随VCD伴奏进行演唱。
(2)男女生对唱表演,高潮部分大家合唱跟随。
9.欣赏《香港始终有你》这是为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而创作的歌曲,由香港百名歌星演唱。
10.小结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经沧桑,香港、澳门已经顺利回归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台湾的回归也已指日可待,但回归的历程仍然需要我们做出艰辛的努力,期望就在你们的身上,为了祖国统一,为了民族的昌盛,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六代之乐”的首部作品是()。
- 根据下列旋律片断配写四部和声。
- 下列调式中以B为主音的是()。
- 新教育理念与新学习方式尤其强调()。
- 概率音乐的代表作曲家是希腊音乐家()。
- 教学中应设置引起学生注意的好的导入,设置
-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以描摹思维学习音乐是哪个
- 分析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写出: (1
- 分析作品《红梅赞》。要求: (1)调式调
- 下列旋律进行哪组为两声部之间的平稳进行?
-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音乐
- ()是日本历代宫廷中的伴宴音乐,是日本传
- ()是一种带有共鸣器的木琴。它发音宽厚,
-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
- 指挥的手势是指挥工作的核心,两手的基本分
- 教师用即时处理的方式,以果断、机智的态度
- 在课程导入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扮演“编剧
-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
- 为下面诗词创作旋律,要求旋律流畅,音乐形
- 和弦排列法是指和弦在纵向写作时各个声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