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一5岁患儿,于夏季高热8小时,抽搐2小时,呕吐一次,体温40℃,血压46/18mmHg,昏睡状,面色苍白,腮腺不大,四肢紧张,肢冷,腱反射亢进,皮肤花纹状,心肺腹未见异常,周围血象WBC18×109/L,N0.86,L0.14,粪便镜检:WBC2~8/HP,应首选考虑()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中毒性菌痢
C、肠伤寒
D、脑型疟疾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关于炭疽的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错误的是(
- 疟疾抗复发治疗常选用()
- 麻疹恢复期最有意义的诊断依据是()
- 女,60岁,因畏寒、发热13天入院。体格
- 7~9月份小儿高热,惊厥,昏迷,最常见的
- 乙脑特异性IgM抗体具有如下特征()
- 钩体病在我国的主要菌群是()
- 男,20岁,8月15日来诊,腹泻半日,大
- 肺吸虫病需与下列哪几种疾病相鉴别()
-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特点是()
- 黄疸出血型钩体病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钩体病肺弥漫性出血早期临床表现的特点有(
- 肝肺综合征的表现不包括()
- 关于伤寒杆菌抵抗力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的治疗,下列哪项不正确(
- 晚期血吸虫病实质上是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可
- 流行性感冒主要治疗措施不包括()
- 关于图中所示的HBV复制过程,下列说法错
- 近年来认为疟疾远期复发的原理是()
- 引起深部真菌病最常见的病原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