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论明代内阁的形成及其演变。
-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太祖仿照宋制,从翰林院等文翰机构挑选了几名文臣充任文渊阁、东阁、华盖殿、武英殿、文华殿的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披阅奏章,随侍左右,以备顾问。实际上是皇帝的秘书。成祖继位后,选任解缙、杨士奇、杨荣等以翰林官身份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务",因文渊阁在内廷,始有内阁之名。此后,内阁的权力逐步提高,明初的内阁尚非独立的机关,它既无官属,也不能直接统辖各部事务,到了仁宗至英宗的时期,开始以六部尚书、侍郎兼任内阁大学士,并有了官属和相应的办事机构。明中叶以后,内阁又有"首辅"、"次辅"、"群辅"的不同称谓,首辅掌有票拟权(所谓"票拟"即用纸拟旨),朝位班次也在六部之上,成为不被法律认可的实际宰相,内阁也成为事实上的全国行政中枢机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清朝司法制度中的民族不平等性比较明显,有
- 在唐朝,皇帝的名号制度更加完备,除了名号
- 晚清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分析。
- 宋初中央最高学府是()。
- 东汉成帝时的“三公”为()。
- 从1905年9月1日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 中国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则是建立在封建(
- 隋唐中央御史机构的职责有()。
- 隋唐的六部系统与寺监系统的关系概述。
- 论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形成与运作的社会环境
- “路”级行政机构始设于()
- 秦汉设有()、议郎、()等专司“顾问应对
- 把省作为固定行政区的是()代。
- 内阁
- 夏启通过暴力夺取政权,启之后经过“太康失
- 概述20世纪20年代-40年代末,中国政
- 政治制度研究的对象是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国体
- 两宋时期的言谏和监察制度出现了重要变化。
- 唐朝的地方建制沿袭了隋的做法,仍是两级建
- ()时,设置北面官和南面官,以分理不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