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耕地只占世界耕地的7%。从1980年到1996年,粮食产量增长529%,但由于人口增长24%,人均占有粮食只增长23%。近几年每年净减少耕地面积在300万至500万亩左右。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受水土流失的危害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3;过去10年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159%;由于过度采伐,现有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4%;由于水资源短缺,部分城市缺水现象严重。在全国500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4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在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又存在着大量的使用浪费,而且对资源的再生利用又不重视,废钢铁和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率只有30%,大大低于经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历史唯物论关于自然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的原理。
  • 自然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臵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如气候、土壤、山川、河流、矿藏、动植物等资源。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自然环境的好坏对于劳动生产率、生产发展速度有重要的影响。自然环境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很大程度上已变成‚人化自然‛,具有社会性。在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社会。人类一方面要按照内在的需要去改造自然,另一方面又要防止‚生态失调‛,这是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述材料说明我国人均耕地少且荒漠化严重,森林覆盖率低且过度采伐,资源相对不足且浪费很大,我国的自然环境‚生态失调‛比较严重。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