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阐述扁平苔藓和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的病理变化区别。
- 1.扁平苔藓病理变化为:口腔粘膜与皮肤损害的镜下所见基本相同,可概括为:角化过度与角化不全,伴粒层肥厚基底细胞坏死液化变性,及基底膜下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此外,有时在棘层、基底层或结缔组织内可看到圆形的嗜酸性胶状体(Givattebodies,希氏体),其体积小于棘细胞,但胶状体也可见于盘状红斑狼疮等多种疾病。在电镜下可见基底细胞的桥粒与半桥粒的松解变性,于是导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并在基底细胞与基底膜分离的空隙中形成上皮下水疱。变性的桥粒可能成为抗原而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所以在直接免疫荧光检查下,有时能在基底膜区出现由免疫复合物沉积所产生的荧光。此外,还可看到基底膜的改变;不规则、增厚、断裂与重新形成;基底膜断裂使炎症细胞进入棘层,棘层内的胶状体可能是被巨噬细胞所吞噬的变性或死亡的上皮细胞。
2.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病理变化为:病初,活动性损害为红斑状圆形鳞屑性丘疹,直径5~10mm,伴有毛囊栓塞。皮损好发于双颊的突起部位、鼻梁、头皮和外耳道,可持续存在或反复数年。皮损可波及躯干上部和四肢伸侧。光敏感多见,表现为光照射皮肤的片状损害。黏膜受累可十分突出,尤其是口腔溃疡。未经治疗的DLE皮损渐渐向外扩展,皮损中央区出现萎缩。残留的瘢痕不会收缩。用力剥离鳞屑,可见到鳞屑上有刺状突起,栓在扩张毛囊口内,称为"地毯图钉"。头部有广泛的脱发,并有永久性瘢痕形成。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上皮角化不良的定义是()
- Kennedy第三类缺失是指()
- 支托凹底与基牙长轴线呈()夹角。
- 使用含氟牙膏防龋,正确的是()
- 患者,男性,25岁,因咽痛服增效联磺片后
- 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如下。除外()
- 应暂缓拔牙的情况是()
- 恒中切牙萌出后,牙冠表面有一白垩色斑块(
- 戴全口义齿咬舌的原因()
- 替牙期儿童的年龄段为()
- 手足口病的好发年龄为()
- 判断单纯疱疹性口炎可以通过涂片查找()
- 女性,55岁。左上后牙牙龈反复肿痛近1年
- 男,54岁。为成人牙周炎(慢性牙周炎)患
- 与沟纹舌、面神经麻痹组成梅-罗综合征的疾
- 男性,18岁。自幼多个牙齿色深暗着色,无
- 女,34岁。右侧眉因外伤缺失。拟采用皮肤
- PAS染色可检查()
- 用于前牙、磨牙牙本质过敏区脱敏的药物是(
- 口腔临床感染的传播途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