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主要理论。
  • (1)“小说界革命”的口号是梁启超1902年提出的。其主要理论见于《译印政治小说序》、《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等篇。
    (2)强调小说的社会政治功用,提高小说的地位。他提出“小说为国民之魂”的口号,明确把小说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政治目的联系起来,要求小说为政治改良服务。突破了中国传统以诗文为正宗的观点。梁启超还提出了“新小说”的命题,认为“古今日欲改良政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小说一方面可以展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揭示历史发展的过程和趋势;另一方面可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对社会生活的评价,宣扬维新思想,对民众起到认识和教育作用。总体上说,梁启超夸大了小说的作用,而对小说本身的艺术特点不够重视。
    (3)为了充分发挥小说的社会政治作用,梁启超对小说的本质和特点作了探讨。他认为小说的特点不仅在于“浅而易解”、“乐而多趣”,而在于它能满足人们超越有限的现实世界,沉浸于作家所想象创造的艺术世界中,开拓眼界,广阔心胸,在阅读小说中,读者的潜能获得一种替代性实现;小说把生活变成了人们观照的对象,读者在这里咀嚼人生,品味生活,加深对于生活现象和本质的认识。具体来说,梁启超认为小说对读者有四种艺术感染力,即熏、浸、刺、提。注意到审美欣赏的心理艺术,体现了小说的审美特征。
    (4)梁启超不仅重视小说的政治教化功能,而且揭示了小说的艺术特点,对我国小说理论的发展和深化,产生了促进作用。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