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论述提高精密水准测量精度的一般方法与措施。
-
为了提高精度,最大限度地减弱或消除各种误差的影响,在精密水准测量时可采取减小外界条件影响误差、仪器误差及人为因素引起误差等方法和措施。
(1)观测前30分钟,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观测时应用测伞遮蔽阳光;迁站时应罩以仪器罩。
(2)仪器距前、后视水准标尺的距离应尽量相等,其差应小于规定的限值:二等水准测量中规定,—测站前、后视距差应小于1.0m,前、后视距累积差应小于3m,这样,可以消除或削弱与距离有关的各种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如i角误差和垂直折光等影响。
(3)对气泡式水准仪,观测前应测出倾斜螺旋的置平零点,并作标记,随着气温变化,应随时调整置平零点的位置。对于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圆水准器,须严格置平。
(4)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转动仪器的倾斜螺旋和测微螺旋,其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以避免倾斜螺旋和测微器隙动差对观测成果的影响。
(5)在两相邻测站上,应按奇、偶数测站的观测程序进行观测,对于往测奇数测站按“后前前后”、偶数测站按“前后后前”的观测程序在相邻测站上交替进行。返测时,奇数测站与偶数测站的观测程序与往测时相反,即奇数测站由前视开始,偶数测站由后视开始。这样的观测程序可以消除或减弱与时间成比例均匀变化的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如i角的变化和仪器的垂直位移等影响。
(6)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时,应使其中两脚螺旋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而第三脚螺旋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
(7)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其测站数均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水准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在水准路线上每一测段仪器测站安排成偶数,可以削减两水准标尺零点不等差等误差对观测高差的影响。
(8)每一测段的水准测量路线应进行往测和返测,这样,可以消除或减弱性质相同、正负号也相同的误差影响,如水准标尺垂直位移的误差影响。
(9)一个测段的水淮测量路线的往测和返测应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进行,如分别在上午和下午观测。
(10)水准测量的观测工作间歇时,最好能结束在固定的水准点上,否则,应选择两个坚稳可靠、光滑突出、便于放置水准标尺的固定点,作为间歇点加以标记,间歇后,应对两个间歇点的高差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符合限差要求(对于二等水准测量,规定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应<1.0mm=,就可以从间歇点起测。若仅能选定一个固定点作为间歇点,则在间歇后应仔细检视,确认没有发生任何位移,方可由间歇点起测。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简述建立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基本原则。
- 什么叫大地主题解算?为什么要研究大地主题
- 试述控制测量对地图投影的基本要求。
- 地面上所有水平方向的观测值均以()为依据
- 研究直导线的有利形状有什么意义?国家规范
- 当椭球元素确定之后,椭球面上任意方向法截
- 什么是大地线?简述大地线的性质。Q
- 由于高斯投影区域不大,其中()值和椭球半
- 测距误差共有哪些?哪些属于比例误差?哪些
- 请叙述在大地测量中研究地球外部重力场的重
- 在每一测回的测量过程中,为什么不允许重新
- UTM投影和高斯投影簇比较较兰勃脱投影条
- 简述大地测量学的分类,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 由起算元素和观测元素的平差值推算的三角网
- 解释垂线偏差,造成地面各点垂线偏差不等的
- 绘图说明利用测距仪测得地面两点的直线斜距
- 在仪器整平的情况下转动垂直微动螺旋,望远
- 参考椭球体扁率的变化,椭球体的形状发生怎
- 我国采用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应用的是(
- 某一大地线常数等于椭球半径与该大地线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