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有一个温度测量回路,其测量范围为0-1000℃,定义的报警滞后为2%,高报设定值为600℃,高报发生后操作工采取措施使温度下降,可当测量值降到595℃时高报仍然存在,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若工艺要求595℃时高 报消失,滞后应为多少?
-
(1)当滞后设定2%时,滞后值=(800-0)×2%=20(℃)
所以只有当测量值下降到584℃时,报警才会消失。
(2)设滞后设定值为X%
则(800-0)×X%=5℃,X=0.7
因此,报警滞后应设为0.7%。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万用表可以用来测量电感量的大小。
- 在测量过程中,电涡流传感器的线圈阻抗与探
- 万能操作站具有()功能、()功能和()功
- 在相同的温度变化范围内,Pt100比Pt
- CS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 MAN表示()。
- 串级控制系统的投运方法分()及()。
- 气相色谱仪中,分配系数越是接近的物质,在
- 气动薄膜调节阀由以下部分组成()。
- 自动控制系统的开环是指()。
- 选择性控制系统产生积分饱和的原因是()。
- I/O连接方式分为()、()和()。
- 红外线气体分析仪是利用不同气体对不同波长
- 气相色谱仪中,分配系数愈()的组分,愈晚
- 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回路实现的是()控制,付
- 在测量过程中出现的误差,其大小和方向均按
- 下面关于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中的衰减曲线法
- 在对加热炉的自动控制方案中,被控变量应选
- 串级控制系统的主回路由主测变、主控制器、
- 仪表精度级数字越大,仪表的准确程度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