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在非去极化阻滞中,强直刺激后再给予单次刺激,可使颤搐幅度显著增加,但确定强直后易化现象要求肌颤搐幅度增高要超过强直前的()
A、0.5倍
B、1.0倍
C、1.5倍
D、2.0倍
E、2倍以上
- B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为确切反映神经肌肉阻滞在气道肌群的起效和
- 脊麻平面达T4,平
- 关于硬膜外腔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 如图示,脊柱的组成哪项错误()
- 关于脑脊液,叙述不正确的是()
- 新生儿对肌松药有下列哪一特点()
- 麻醉平面达剑突,达到哪一脊神经高度()
- 露声门的第二标志是()
- 临床上所谓高位脊麻是指阻滞平面达()
- 下列哪项与小儿喉头解剖不符()
- 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监测中,两刺激电极之间的
- 气管导管插入气管的长度为()
- 下述哪种情况发生麻醉意外的危险性相对最小
- 关于脊麻后严重头痛的治疗,哪项不是()
- 目前国内全麻诱导药使用率正在上升的是()
- 喉镜显露声门时,下列哪项错误()
- 如图所示,神经肌肉接头前膜受体的离子通道
- 椎管内麻醉时麻醉平面达T4
- 下列哪种肌松药肌松作用全部源于受体阻滞(
- 硬膜外阻滞以下操作不妥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