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中国古代文论中意境的三重涵义?
-
(1)中国古代意境的第一重意义充分表现为言与意,形与神,实与虚,显与隐,景与情,含蓄与明朗等一系列的矛盾对立运动,这是中国艺术的一条根本精神。它的写实的部分在文本中呈现为“景”、“境”、“象”这些在文本中是一种特定形象,具有直接性、确定性、可感性,同时它又蕴蓄了一种势能,引导读者自己去抵达实境之外蕴含的艺术虚境。
(2)意境的第二重含义指向接受者的审美感觉。它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学的东方感悟方式和对读者的极端重视。中国古代艺术在其自身形成的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以含蓄、寓意、双关、寄托、讽喻、比兴、曲喻、暗示乃至象征等手法构成的一整套意义生成和表达体系。与之相应也形成了知音、体味、顿悟、兴会、兴象等一整套艺术感知方式。这种感觉方式对艺术中空白与未定性的感知能力有极高的要求。
(3)意境的第三重意义建立在文本与读者建构活动的基础之上,它反映了艺术的审美本质,即浑融境界。也就是指文学文本通过读者的阅读实践获得的整体的韵外之致、文外之旨是审美意象所系,审美情感所在的最高审美境界。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仅仅将语言作为文学表达方式、手段、技巧等
- 文字是社会上层建筑中的一个部门,必将受到
- 抒情作品的题材特征是什么?
- 典型化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 崔鸳鸯
- 陆机《文赋》中指出,诗歌艺术效果应追求(
- 司空图的观点:“()。”
- 文学批评的价值体现在对()、()、()、
- 百回本《西游记》成书是在元代,所以学者误
- 诗言志
- 批评式的文学接受较之阐释更进一步,它除了
- 描写英雄好汉重聚梁山,抵抗金兵并在海外立
- 抒情的一般原则包括()
- 历史上的文学创造的客体说有()、情感说、
- 首先将“本体论”这一概念引入文学研究的人
- 叙事性文学文本现象层的中心是()
- 历史上关于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的划分有哪些
- 疏放
- 共鸣的产生主要有哪些原因?
- 属于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