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赫尔巴特的学前教育思想。
-
1.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道德”。
2.教育过程分为三阶段:管理、教学和训育。
3.儿童管理的方法:课业、威胁、监督、惩罚。
4.教学是整个教育过程的核心。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学科课程体系,形式阶段教学法。
5.训育,即道德训练。方法有陶冶、有秩序的健康生活。
6.反映0~8岁婴儿教育思想的著作是《教育学讲授纲要》
7.0-3岁阶段,教育主要任务是:照料儿童的身体。提倡对3岁以前儿童及时实施智育,以感官教育和语言教育为主。德育,防止儿童养成任性的毛病,训练他服从成人的管理。
8.4-8岁阶段,强调德育和智育。德育,过集体生活,受纪律约束;培养合理生活习惯。智育,初步教学活动。教学方法上:鼓励儿童提问题,寓教学于游戏之中。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中国封建社会,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内容,道德
- 1951年,《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产生
- 成立于1919年的一所官督民办的综合性教
- 简述史前社会幼儿教育的主要原因。
- 简述军事民主制时期的军事体育训练。
- 在幼儿师范学校中,首开结构调整、体制改革
- 体现“尊重儿童尊严原则、无歧视原则、儿童
- (),是保育院的首要工作。
- 二战后,日本最重要的教育立法是:《教育基
- 简述洛克的儿童体育思想。
- 在日本德川幕府时期,政府为平民子弟开设的
- 《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的作者是(),试图
- 简答张雪门幼稚园师范办学的基本经验。
- 1886,法国《戈莱勃法案》,规定凡是超
- 在下列家庭教育措施中,哪一项是不太妥当的
- 蔡元培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中,小儿一岁断乳
- 1898年,英国长老会在()创办幼稚园师
- 1890年,日本学前教育史上第一所托儿所
- 卢梭认为,2-12岁的儿童教育应该以体育
- 斯巴达和雅典学前教育的共同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