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 美的在2002年专门成立了柔性生产的项目组,进行柔性化生产的规划。主要从人、机、(物)料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突破。在设备上,美的引进了柔性生产线。以前,美的使用的是上百米长的生产线,一圈下来需要1分钟左右,物料通过悬挂链进行投放,适合批量规模生产。现在则是短线,每个工位放置多种物料,各自按需要投放。由于出口机品种多,经常要不断切换品种,物料组织相对灵活。柔性化最关键的在于配套资源的柔性。如供应商对于物料的配送能力。美的对供应商距离提出要求,控制采购半径。有些物料按照计划拉动,需要准时供应的,必须提前3~4个小时送到生产线。而以前要送到很多仓库。对供应商的配套能力、服务速度要求很高,它的布局必须在周边。柔性生产的回报很直接。以前美的的供货周期比较慢,原来出口要接近一个月才能做出来,至少25天以上,内销平均20天,至少半个月以上。柔性生产后,供货周期,内销可以按周计划实施,7天交货,出口控制在10~15天交货。美的追求准时供货,首先关注的是缩短采购周期和检验周期。美的已经在ERP系统基础上,使用了一期SCM(供应链管理)系统,在美的内部称为采购平台。采购员可以根据MRPⅡ里面的信息需求,将生产作业分解成采购订单后,通过SCM系统传到供应商,供应商进行回执确认,确认后系统自动提交送货通知单。美的正在开发SCM的第二期,重点在于内部物料与作业的自动匹配、集成。另一功能还在于对物料的全程跟踪。比如,供应商一旦启动了送货通知,送货的环节中,供应商的仓库有多少、生产了多少、送货在途的有多少以及美的接受了多少、到底是在检验环节还是在装配环节或者是用完了等供应商的情况能随时掌控。只有掌握了这些东西,才能做到原材料零库存。根据案例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美的实施柔性生产、准时供货有什么意义? (2)企业应如何实现物流合理化?
  • (1)美的实施柔性生产、准时供货的意义:
    ①柔性生产的意义A.对生产物流而言:通过引进柔性生产,缩短了生产线的长度,减少了物料在生产线上的周转时间;在各个岗位按需投放物流,提高了物流与岗位的匹配性,减少了员工为寻找物料浪费的时间;实现了针对不同产品种类,物料的自由切换,使得物料组织更加灵活。B.对外部物流而言:加强了供应商管理能力,对供应商的选择实行在距离上实现半径控制,缩短了物料的配送时间,为准时制生产下的零库存奠定了基础。C.对市场而言:通过柔性生产,美的产品的出口和内销周期大大降低,提高了市场反应能力。
    ②准时供货的意义通过实施准时供货系统,美的提高了订单的传输效率和准确性,大大降低了采购周期;实现了内部物料与作业的自动匹配、集成,使得内部生产节奏化;通过对物料的全程跟踪,能及时收集供应商的库存信息、货物输送信息,能帮助企业更好的实现零库存。
    (2)企业实现物流合理化的途径:
    ①全体员工认识的一致性首先是让员工了解物流合理化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重要性,让他们形成一致的认识,才能产生统一的行动;其次,物流合理化不单单是物流部门的任务和责任,与企业的其他部门也密切相关。比如企业各个分厂、车间、仓库及产品重量、大小、形状设计等都应考虑物流的合理性,这就需要企业决策、设计、生产、销售等各部门全体员工对物流合理化认识上的一致。
    ②企业经营决策者对物流合理化的高度重视因为物流成本占据了产品成本的大部分,通过改善物流,能明显的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所以物流合理化需要企业决策者的高度重视。
    ③找出企业运输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并使之合理化每个生产企业中都存在着大量的物流活动,都有大量的物流问题有待研究解决。生产企业的物流合理化主要表现为:A.运输距离短。消灭交叉、迂回运输和配送;B.库存少。周转快,减少或消灭积压,增加库容利用率;C.搬运省力、省能、省事。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及产成品在厂区、工序之间移动、传送距离近,搬倒、装卸次数少,作业安全;D.包装费用低。包装规范、尺寸统一,包装模块化、系列化,包装尺寸、规格与托盘、集装箱、料箱、车箱一致;E.信息一体化。生产信息、销售信息、物流信息一并收集,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商品库存数量、品种、配送状态、退货及旧货回收等信息;
    ④找准本企业物流合理化的目标为了实现物流合理化,企业可以采用以下策略:A.建立现代化的立体仓库、配送中心。投巨资建设全自动化的立体仓库,不仅可以加快库存周转.提高仓储效率,提升为客户服务水平,减少人为差错,而且还能树立企业形象,扩大影响力,好处甚多。B.改革物流管理体制,成立物流部门,统一、集成、整合物流业务。这样可以提高物流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企业物流的整体规划,并实施相应的控制监督措施,保证物流业务健康发展。C.将物流业务转给第三方物流公司。企业借助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专业服务,可以摆脱物流实务,专心于核心业务的发展。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最新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