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中学历史课考试往往因为需要死记硬背而令一些学生头疼。某中学历史课期末考试别出心裁:请学生自报题目,研究与自身相关的乡土历史,写一篇历史研究调查报告。学生们上交的期末"考卷"题目无一雷同,有的写名人先哲的童年时代,有的写当地遗产的历史价值,有的考证历史典故。初二的小姚同学,其曾祖父是马江海战中的军官,她为自己定下了《我的曾祖父与马江海战》的期末考题。在爷爷的帮助下,小姚查阅家谱,收集了有关中法马江战役的大量资料,还到马尾参观中国近代海军博物馆。小姚发现,自己的曾祖父是一位爱国军人,却由于清政府的软弱腐败而在马江战役中做了法国人的手下败将,最终因报国无门而郁郁终生。小姚说:"透过曾祖父的一生,我从一个侧面了解了中国的近代历史。"在每份"考卷"的最后,学生们按老师要求写下了对这种考试方式的评价,他们感触最多的是:"历史课原来如此有趣""我学会了查资料,做研究""我越来越爱自己的家乡了"。 问题:请分析该校的历史教学改革直接体现了哪些课改理念和教学原则?
- (1)体现的课改理念包括:①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理念。②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2)教学原则包括:①因材施教原则。②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③教书与育人统一的原则,或者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④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⑤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1960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心理健
- 奥尔波特将一个最典型、最有概括性并对一个
-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
- 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
- 科尔伯格把儿童的道德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
- “测验的时候,有一道题
- 王雪是初中三年级的女生,智力正常,人际关
- 小涛不再单纯的服从权威,也不机械地遵守规
- 戒国古代的《学记》中说“学不躐等”,这体
- 终身教育理论体系最终形成是以联合国教科文
- 常规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是绝对的,不可因人
- 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
- 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
- "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
- 人们常利用顺口溜、歌诀等来帮助自己记忆一
- 冬天在室内乍一走到室外,感觉很冷,不一会
-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学校有
- 学习程度需达到( ),学习效果才最佳。
- 常用的价值观辨析法包括小组讨论法、()和
- “学不躐等”反映了( )教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