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干姜附子汤证的发病机制是什么?为什么要顿服?
  • 干姜附子汤证为“下之后,复发汗”,表证已除,旋即出现烦躁、身无大热,看似不重,然仔细辨识各症意义,不难发现,是证乃汗下失序,致阳气暴伤,阴寒内盛,病人少阴所为。观其烦躁特点:“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似属无急,“身无大热”看似不重,“脉沉微”,略显平淡,然诸证联系一起,其证不可轻视。人与自然是一有机整体,昼日阳旺,虚阳得自然阳气相助,尚能与阴争,故见昼日烦躁,而夜间阳衰,虚阳无助,不能与阴争,故见夜而按静,阳气暴伤,鼓动无力,故脉见沉微,阴寒内盛,逼虚阳外越,故见身无大热。正是本证汗下之后,旋即而现阳气暴虚,阴寒独盛,残阳欲脱之象,其急可知,故其治当回阳宜急而不宜缓,用干姜附子汤,单刀直入,以救残阳于未脱之顷刻,药物采取顿服者,意在集中药力,以取迅速回阳之效果,从而顿挫病势,防生叵测。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