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分布状况?酸雨的危害?如何防治?
- 酸雨的形成是指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值小于5.65的雨;pH值小于5.65的雪叫酸雪;在高空或高山(如峨眉山)上弥漫的雾,pH值小于5.65时叫酸雾。形成酸雨的俩大源头分别是:酸性物质的天然排放源:SOx的天然排放源: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土壤中某些机体在细菌作用下可分解某些硫化物、海洋雾沫夹带一些硫酸到空中。NOx天然排放源:闪电、土壤分解.酸性物质SOx,NOx的人工排放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交通运输等.
酸雨的分布(全球三大酸雨区)——北欧酸雨区、北美酸雨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酸雨区我国南方酸雨属于硫酸型的。
成因:主要由煤烟型大气污染造成的;美国和德国降水是硝酸型的,主要由汽车尾气型大气污染造成的。
酸雨的危害:(1)土地酸化,特别是针对南方酸性土壤的危害更加严重.(2)建筑物腐蚀,酸雨造成了居民住宅、历史性建筑物被腐蚀。(3)酸雨下渗造成了地下水的酸化污染。(4)破坏森林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
防治酸雨的措施:(1)使用低硫煤,节约用煤(2)烟气脱硫(3)发展植物净化(4)发展替代能源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人类生存环境是由()组成的。
-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
- 环境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
- 提升产业结构,构造经济增长新动力有助于跨
- 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分一、二、三级处理,其
- ()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
- 湍流可以分为:()和()。湍流具有明显的
- 对建筑物产生严重损害的是()
- “大鱼吃小鱼,小于吃小虾,小虾吃泥巴”说
- 环境噪声的特点?
- 目前,全球已形成三大酸雨区:()、()和
- 反映人口自然变动的综合指标是()
- 不同的主体,导致();不同的客体,导致(
- 废水处理技术分类及其方法和处理对象
- 水质
- 在1990年的城市规划中,全国规划人口的
- 天然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是()
- 生态用水
- 山谷风
- 环境影响评价与清洁生产的共同目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