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小儿血管瘤的临床表现。
- 小儿血管瘤的临床表现:
①毛细血管瘤:红斑痣、葡萄酒斑出生时即存在,平坦而不高出表皮,多数在面部;加压可短暂褪色,随即恢复;出生后不再发展,终生存在。草莓状血管瘤发病率很高,通常在出生后即发现,或在出生后数周内只有小的红斑点,以后逐渐增大,按压时大小和色泽无明显改变;通常在1~4岁间逐渐消退。
②海绵状血管瘤:肿瘤多生长在皮下组织内,有时侵入肌肉,多见于躯干、四肢和腮腺等部位;一般瘤体较大,有时有增长倾向,瘤上皮肤色泽可以正常或呈暗蓝色;触诊为柔软肿块,有如海绵或面团的感觉;有缓慢自行消退的可能。
③混合性血管瘤:主要生长在面颈部,一般在出生后头6个月迅速增大,可达很大范围,具有极大的侵犯性,正常组织可受严重破坏;肿瘤形态不规则,呈蓝红色,易发生溃破、出血、感染、坏死和瘢痕形成;巨大者可致Kasabach-Merritt综合征。
④蔓状血管瘤:多发于额颞部头皮下及肢端,可见一高起的肿物,皮肤潮红,皮下隐约可见迂回弯曲的血管的搏动和蠕动,听诊可闻及杂音,扪之有搏动并可摸到条索状扩张的血管,一般不会自行消退。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烧伤并发症中首位的是()
- 男,33岁,体重70kg,矿工,瓦斯爆炸
- 有关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喂养的概念哪一项是正
- 男,40岁,烧伤后3小时入院。疼痛剧烈,
- 大面积烧伤后,儿童(20kg)补液量应维
- 成年男性病人,烧伤面积70%,伤后20天
- 临床上所说的电烧伤实际上是指()
- 有关烧伤后应激性溃疡说法不正确的是()
- Ⅲ度烧伤后2~3周,焦痂自溶阶段,最好采
- 下述液体哪项不属于胶体()
- 有关磺胺嘧啶银的描述,错误的是()
- 在氢氟酸烧伤后除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外,还应
- 男性,5岁。洗澡时不慎被热水烫伤头颈部、
- 烧伤后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最高的部位()
- 2岁小儿,头部及右上肢全部被开水烫伤,8
- 冷疗在烧伤创面早期处理的作用()
- 下述哪项不是烧伤休克早期表现()
- 有关烧伤后ARDS的诊断标准的叙述不正确
- 患者工作中不慎被浓硫酸烧伤颜面部,最佳紧
- 重症创伤的标准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