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性,70岁,高热、咳嗽、咳痰3周,治疗期间出现皮肤青紫,咯血,呼吸困难,意识模糊,肢端湿冷,少尿,血压70/40mmHg。血培养:阴性杆菌生长。血常规:白细胞13.6×109/L,血小板50×109/L。尿常规潜血(+)。APTT延长,FDP升高终止其病理过程,重建凝血_抗凝平衡的措施是()
A、低分子右旋糖酐
B、升压药维持治疗
C、大量输注新鲜血浆
D、肝素治疗
E、尿激酶溶栓治疗
- D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静脉放血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式之一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相关抗体主要
- 女性,22岁,2个月来右颈及锁骨上淋巴结
- 女性,8岁,因贫血、脾大入院。检验:HG
- 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造血细胞减少
- 女性,10岁,阵发性腹痛,黑便2天,双下
- DIC最常见的诱因是()
- 女性,24岁,既往患类风湿关节炎,受凉后
- 男性,30岁,主诉3个月乏力,伴左上腹饱
- 以下疾病中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一项是()
- 男性,34岁,自幼伤口易出血不止,逐渐双
- 子宫切除患者术后出现皮肤瘀点、瘀斑,伤口
- 下列哪项适合治疗胃切除术后引起的缺铁性贫
- 男性,45岁,主诉乏力6个月,伴左上腹饱
- 有关G6PD缺乏症叙述正确的是()
- 脑膜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是()
- 血友病的遗传规律正确的是()
- 急性溶血的开始症状是()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典型临床症状有(
- 男性,70岁,头昏苍白半年,发热伴皮肤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