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全地址译码、部分地址译码和线选法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 1)线性选择法
    直接以系统空闲的高位地址线作为芯片的片选信号。当存储器对应的片选地址线输出有效电平时,该芯片被选通。优点是简单明了,无须另外增加电路;缺点是寻址范围不唯一,地址空间没有被充分利用,可外扩芯片的个数较少。线性选择法适用于小规模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片选信号的产生。
    2)全地址译码法
    利用译码器对系统地址总线中未被外扩芯片用到的高位地址线进行译码,以译码器的输出作为外围芯片的片选信号。常用的译码器有:74LS138,74LS139,74LS154等。优点是存储器的每个存储单元有惟一的一个系统空间地址,不存在地址重叠现象,对存储空间的使用是连续的,能有效地利用系统的存储空间。缺点是所需的地址译码电路较多。全地址译码法是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3)部分地址译码法
    单片机未被外扩芯片用到的高位地址线中,只有一部分参与地址译码,其余部分是悬空的。优点是可以减少所用地址译码器的数量。缺点是存储器每个存储单元的地址不是惟一的,存在地址重叠现象。因此,采用部分地址译码法时必须把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基本地址范围内,以避免因地址重叠引起程序运行的错误。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