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牛李党争
- 唐代后期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朋党之争。双方结党基本上都不是基于共同的政见,而是通过各种关系建立起来的。两党对进士科都十分重视,在执政时,两党也均做过一些有益的事,但对于严重的社会矛盾却无心解决,派系间的斗争削弱了中央的力量,使外重内轻的局面愈发严重。旧说,宪宗元和三年(808),牛僧孺、李宗闵对策时因讥讽宰相李吉甫(李德裕父)而久不得升迁,双方结怨。穆宗长庆元年(821),李宗闵因其婿以关节进士及第,被贬出朝,旧史有谓翰林学士李德裕证成此事者。从此各分朋党,相互倾轧。大和三年(829),李宗闵得宦官之助为相。时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被召入朝,裴度荐以为相。四年,李宗闵引牛僧孺同相,出李德裕为四川节度使。此后双方攻讦不休,成为朝中形同水火两大派系,史称“牛李党争”。五年,以维州受降事,两党斗争更烈。李党所为,牛党必斥之。故李德裕虽有善政,亦收效甚微。武宗时,李德裕入朝为相,李宗闵被贬死,牛僧孺亦被贬黜。宣宗时,牛派得势,李党全部被罢斥,李德裕被贬死与崖州,牛僧孺还朝后亦病死。牛、李便各自交结宦官,党同伐异,作意气之争,使国乏诤臣、朝政荒废,加速了唐之衰亡。两大派互相倾轧近40年,据今人研究,认为旧史所述事实谬误颇多。元和三年对策讥弹的权贵指宦官,有与僧孺、宗闵同时以对策被排斥之皇甫湜策为证。长庆元年,李宗闵被贬事,李德裕并未介入,正式此事者为元稹。并认为,牛李党争的开始,最早只能从大和四年李宗闵引牛僧孺同相起算。从该年至大中初元不过十七八年,旧史称四十年亦误。错误在于传世数据多出牛党之手所致。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语不惊人死不休”是谁的诗句?()
- 西藏三大地区流行的一种圆圈舞是()。
- 老子讲“反者道之动”,下列选项中最接近“
- 同盟会成立于哪里()
- 中国传统文化的“轴心时代”是指哪个时期?
- 从姓氏的演变看,下列姓氏中较古老的应是(
- 材料:希特勒侵犯俄国只是侵犯不列颠诸岛的
- 古代“足衣”指什么?
- 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下列哪个朝代的都
- 夏商周三代文化各有不同,其中商代属于()
-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吸收道家和佛学思想方法而
- 最早记载了肺结核、麻疯病、狂犬病的症状和
- 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农民起义特色的
- 霸王别姬这部电影讲述的是()的故事。
-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在探索
- 右图是某朝疆域图残片,依据图片信息,这应
- 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表
-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中心和主阵地是()。
- 省港大罢工
- 国民党政府大力推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