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要说明常用的IEEE802.3和IEEE802.5局域网协议体系结构。
-
IEEE802.3:该标准定义了以太网发展起来的网络,以及数据链路层的LLC和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完成网络层的很多功能,主要负责将“差错“的实际传输信道变换成对上层是可靠的传输信道,具有介质访问控制功能,并提供多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MAC子层使用了一种叫做载波侦听多路访问/碰撞检测(CSMA/CD)的竞争访问技术。这个技术通过让每个设备监听网络以确定它是否空闲来降低冲突的影响范围,企图传递数据的设备只有等网络空闲时才能传递。这样减少了冲突,但并没有消除冲突,因为信号在网络中传播需要时间,设备传输数据时,也要继续侦听,所以它能检测冲突的即将发生。冲突发生时,所有的设备都停止传送,并发出一?quot;拥塞“信号,通知所有冲突的站点。每个设备在重新传递前,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这些安全措施的结合使用,明显地降低了网络冲突,但对于最繁忙的网络却不那么有效。以太网的体系结构是基于CSMA/CD访问方法。
IEEE802.5:该标准定义了令牌网使用令牌的传递结构,以及数据链路层的LLC和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完成网络层的很多功能,主要负责将“差错“的实际传输信道变换成对上层是可靠的传输信道,具有介质访问控制功能,并提供介质访问控制方法。MAC使用令牌帧访问技术,令牌网的物理拓扑是环型的,使用逻辑环逐站传递令牌,每个节点都必须连接到一个集线器,它称为多路访问单元MAU。令牌网的每一站通过电缆与干线耦合器相连,干线耦合器又称为转发器,有发送和收听两种方式,每个站点不处于发送数据的状态,就处于收听状态。令牌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帧,平时不停地在环路上流动,当一个站有数据要发送时,必须先截获令牌,干线耦合器一旦发现环路输入的比特流中出现令牌时,首先将令牌的独特标志转变为帧的标志(即称为截获),接着就将本站的干线耦合器置为发送方式,并将发送缓冲区的数据从干线耦合器的环路输出端发送出去。令牌网的体系结构是基于令牌的访问方法。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
- 在信息系统设计中,一般用E-R图作为描述
- 快速以太网的冲突检测时间等于网络最大传播
- 在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中,网络中的客户
- 最常用的两种多路复用技术为()和(),其
- 连接在以太网交换机上的每一台计算机共享一
- 计算机病毒一般是一段计算机程序,它会破坏
-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重要区
- 请讲述VLAN技术的种类和各自的特点。
- 在以电话线为传输介质的网络系统中,实现模
- 某一款IntelCPU型号如下:Inte
- VPN安全技术
- 通常被称为快速分组交换的是()
- 网间连接器种类:
- OSI七层模型从下到上分别为
-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
- 简述TCP所提供服务的主要特点。
- 网络的体系结构Architecture:
- 通信子网
- 因特网的互连层协议中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