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童年期的心理发展特征。
-
童年期是指儿童从6、7岁到11、12岁这一时期,这时儿童进入学校,开始学习主导活动,所以,这个时期又称为学龄初期或小学期。
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四个特征为:
(1)学习成为主导活动。
(2)儿童逐渐掌握书面语言。
(3)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4)儿童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20世纪开始,美国产生了一部地道的长篇童
- 童年期文学的基本要求是:()
- 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是指:社会、父母和学校
- 有一种说法,称()为世界儿童文学创作的发
- 摇篮曲
- 《守株待兔》属于()。
- 世界著名的《伊索寓言》,被誉为西方寓言的
- 儿童文学
- 在儿童文学的众多样式中,()是篇幅最短小
- 皮亚杰早在20年代就对儿童语言做过详细研
- 说明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
- 国外的儿童文学作家中,首先受到五四文坛重
- 将儿童小说分为短篇、中篇、长篇三种类型,
- 谈谈儿童文学评论与成人文学评论的异同
- 儿童文学鉴赏是开展正常的儿童文学批评的(
- 童年期儿童文学的常见样式,除了小说和童话
- 绕口令指采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将诗句组接起
- 五四期间,郑振铎在儿童诗创作上有什么突破
- 儿童文学具有审美的()、()和()。
- 世界儿童最早一部故事集是阿拉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