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在时人的日记中多有记录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粤西)遍地皆盗……盖承平久,孳息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至二、三十倍,故相率为盗以谋食……取才之涂(途)太隘。逆匪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注:翰林和詹事两种官职的合称)及方面大臣所及也,特无其虚仪及媚骨尔。 ——汪士铎《乙丙日记》(1853—1856)(注:汪士铎曾经担任过曾国藩的幕僚) 材料二 (庚子年六月初五日)惟目前巨衅起于民教互仇,拳洋交哄,此次决战,宜提开俄日本两国,而专与行教之各国为仇敌,乃于事理为协也……二百六十年,全盛之世,(中俄两国)且未尝失和……此应分别办理一也。日本与俄从无一教士教民在我内地煸惑生事,不宜无故开衅,师出无名,二也。然此特以情理论之也。若以地势论之,尤不宜轻开边衅。俄重兵屯扎在阿穆尔东海滨两省、旅大两口不少,日本……地近而逼,调陆军视各国为易……未可不分皂白,而概屏之为鲸鲤魑魅,而我自措足于孤立无援之地。此兵家形势所忌,宗社存亡之机,尤当审慎,不宜付诸孤注一掷,自有土崩瓦解之局,三也。 ——《袁京卿日记传抄本》(注:袁京卿即袁昶,时任总理衙门大臣) 材料三 (1931年9月20日)闻沈阳、长春、营口被倭寇强占后,心神哀痛,如丧考妣。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小子勉之!内乱平定不遑,故对外交太不注意。卧薪尝胆,教养生聚,忍辱负重,是我今日之事也。 (1937年9月2日)战略应尽其全力贯注一点,使乱进退维谷,以达我持久抗战之目的。 ——《蒋介石日记》 日记具有史料价值,也有局限性。就此阐述你的理解。
- 理解:日记记录作者当时的亲身经历与见闻,表达个人感受,具有直接史料(一手史料)的价值;日记易受个人立场、情感、视角、环境的影响,难免带有主观性。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下面是一张山城重庆的历史照片。从图中的偏
- 有学者认为:“它的意义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常
- 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
- 1937年8月上海等地大量的民营工厂在国
- 某学者在评价某次革命时说,这次革命的前提
- 学生们帮助商人们抵制日货,还举行通俗的演
-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
- 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致函英国外交大臣说:“
-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就社会转型问题曾说:“有
- 邓小平的下列军事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序,正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
- 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 1906年12月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会
- 美国学者德克·博迪在《北京日记》中述及“
- 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
- 1923年,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及
- “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
-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
- 近代中国人慨叹:“泰曲公法,于平等之国开
- 1905年2月,陈独秀、柏文蔚联合安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