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谈谈刘勰的文学批评观。
-
刘勰的文学批评思想主要体现在《知音》篇。
一、是考察“知音难逢”的原因。从主体来说,“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知多偏好”等原因都可能导致知音难逢。从客体来说,“文情难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知音的条件。首先是“博观”,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有较高的鉴别能力,即“阅乔岳以形培嵝,酌沧波以喻畎浍”。其次,要有文学实践,即“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还要有正确的态度,“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等等。
三、是知音方法。即著名的“六观”说: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六观宫商。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李清照的)词“别是—家”说
- 金圣叹说:“圣人之作书也以(),古人之作
- 翻译下面句子: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
- 论述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文艺观。
- 结合盛唐诗歌创作,谈谈你对严羽“兴趣”说
- 简述谢榛《四溟诗话》的主要内容。
- 在文学方面,梁启超积极提倡“()革命”、
- “诗眼”
- 皎然的“复变”观。
- 孟子的“知言养气”说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运
- 陆机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提出了五条标准
- 什么是李渔的“立主脑”?
- 陆机在《文赋》中论文体风格特征时,提出了
- 《文心雕龙》“文之枢纽”包含哪五篇?其间
- “以道制欲”“乐合同,礼别异”
- “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
- 如何正确评价齐梁文学。
- 曹丕的《()》乃是由经学时代转向玄学时代
- 论述声律说及其沈约的相关理论。
- 19世纪法国自然主义文艺思潮的哲学基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