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每年一到棉花收购季节,某学校都会以勤工俭学的名义组织学生去摘棉花。学生在地里一干就是10多天,每天常常超过10小时,学生们普遍感到非常疲惫。如果学生不想参加勤工俭学,则须向学校缴纳几十甚至几百元钱进行赎买。 问题: 请用教育法律知识分析,学校的这种做法合适吗?为什么?
- 学校的做法不合适。学校以勤工俭学的名义让学生“以劳赚钱,以钱代劳”的做法是违法的,侵犯了学生的劳动报酬权和财产权;学校不严格执行教学计划,随意停 课劳动,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高强度的连续劳动对未成年的学生来说是不适宜的,侵犯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权。学校是违法主体, 有关责任人员应负一定的行政责任,依法受到相应的行政处分。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纯四度转位后成为()
- 学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 林老师教学《借生日》时,先板书“生日”,
- 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 小学生为了能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赞扬而努力学
- 有位体育教师在讲授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动作技
- 《在那银色的月光下》是哪地方民歌()
- 江泽民同志反复指出,“()是一个民族进步
- 小学水平一体育教学中,对运动技能的要求是
- 78,26的最大公约数是多少?结果正确的
- 获得教师资格就能上岗。
- 以下关于课外活动的论述,正确的是()。
- 小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问题,后排的同
- “我们的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的公民,也是
-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第一学
- 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为()
- 根据运算律,3.82+(a+6.18)可
- 下列哪一点不属于后倒挂膝上的技术要点()
- ﹣13()﹣12
- 教学设计题: 梅花魂 故乡的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