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流动性风险的含义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
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在不增加成本或资产价值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及时满足客户流动性需求的可能性。
(一)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不匹配。金融机构的核心功能就是“期限转换”,即将短期负债(如存款等)转变为长期盈利资产(如贷款等)。如果不能够把资产的到期日与负债的到期日提前安排一致,就会出现资产的变现流人与由负债的到期现金流出时间不吻合。这种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不匹配是导致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资产负债质量结构不合理。如果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高,其流动性就会好;相反,流动性就会差。比如,准备金不足,现金和变现能力强的资产少,而长期贷款、长期投资占比高,资产的变现能力就会差,流动性也就差。另一方面,如果金融机构的负债质量高,比如银行发行的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金融债券等,持有者可以到二级市场转让,而不必到发行银行来变现,那么给银行带来的现金压力就小;相反,如果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长期借款多,基本不存在二级市场,给银行带来的变现压力就大。
(三)经营管理不善。经营管理好,对客户提供较高质量的多方位服务会使客户对金融机构更加信任,一般的流动性也强。如果经营不善,金融机构不讲信誉,长期贷款短期要收回,活期存款不能随时支取,就会引起客户的不信任,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也会减弱。
(四)利率变动。当市场利率水平上升时,某些客户将会提取存款或收回债权,转为其他报酬更高的金融产品,某些贷款客户会选择贷款延期。由于利率变动对客户的不同资金需求(如存款和贷款)会产生影响,所以会影响到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程度。另外,利率的波动还将会引起金融机构所出售资产(换取流动性)市值的波动,甚至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的借贷资金成本。
(五)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的原因。当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时,整个社会货币数量和信用总量减少,资金供给呈现紧张趋势,金融机构筹集到资金的数量就会减少,很难满足客户资金需求(如贷款),流动性风险也会增大。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对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也有重要影响。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来源是由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构成的:
(1)资产方面,在金融市场发达的条件下,金融机构拥有的短期债券、票据、变现能力强的资产是保障流动性的很好工具,当第一储备不足时金融机构可以随时抛售这些资产获取流动性;如果金融市场不够发达,金融机构很难以合理的市场价格进行买卖,会提高交易成本,并且也不能及时满足流动性要求。(2)负债方面,发达的金融市场,可以为金融机构随时吸纳流动性资产提供多种工具和手段,例如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持有人可在二级市场随时进行转让,获得流动性资金。当然,发达的金融市场会使一部分资金分流到不同的金融机构,对商业银行来讲,存款会相应减少,削弱了负债的流动性。
(六)信用风险。造成信用风险的因素是很多,包括金融机构的决策失误、客户诈骗或逃废债务等。金融机构一旦发生信用风险,就会造成原有纳入计划的流动性资金来源不能按时收回,加重流动性风险。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是指当一个系统自身发展到极限时,它向
- ()与访谈法具有极高的互补性,两者结合使
- ( )把企业的利润和股东投入的资本联系起
- 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
- 下列关于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主体表述正确的
- 关于工作分析的说法,错误的是()
- 下列因素中,会对团体的形成产生影响的有(
- 国防支出规模从根本上说是由一国()决定的
-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
- 发生争议的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
- 按指标计算单位的现同,航空运输企业的指标
- 生产价格
- 企业和市场一样,都是
- 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的要求行动的
- 效益成本分析法是考虑时间价值下的动态评价
- 通常,组织需要披露的人力资源会计信息主要
- 说明行政单位的预算管理方式。
- 员工培训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整个流程
- 企业亏损补贴与价格补贴的区别在于( )。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呈现出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