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
材料一1910年,陆士谔完成了一部充满幻想的小说《新中国》。在小说里,主人公与妻子游历上海,昔日趾高气扬的洋人见了中国人毕恭毕敬。街头的新生事物则更多,以往经常碰撞行人的电车也改为地下行驶。“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接到对岸浦东。”妻子告诉他,这是二十年前,在浦东开博览会的时候建造的。因为开了博览会,“现在浦东地方已兴旺的与上海差不多了。”小说结尾,主人公被门槛绊了一跤,就此跌醒,方知是梦幻一场。——摘编自《百年世博梦》
材料二
材料三1953~1957年是新中国革命立国时代的重要阶段,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开创了一个新的国家政体,为建立和巩固政权,所走过的时光。 ——《学习时报》 材料四
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1953~1957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是如何“革命立国”的。
-
政治: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构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外交上: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提出并成功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经济:基本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实现“一五”计划,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
- 会审公廨是1869年出现在上海公共租界的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
-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
- 下列有关中共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的叙述,不
- 对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中国人民应该记住
- 《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一书中
-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洪秀全决心借助
- 《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一书指
-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
- 《南京条约》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
- 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
- 史学家张鸣在《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
- 清明节明明去扫墓,他看到曾祖父墓碑上写着
- 马克思说:“推动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
-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
- 阅读下列材料: 长期以来,很多
- 某展览主要由“危难中奋起”、“打响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