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减租减息政策
- 减租减息政策(又称“二五减租减息”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具体内容是:土地所有者向土地租佃者征收的税额要在原税额的基础上减少25%;贷款者向被贷款者征收的利息数量要在原金额的基础上减少25%。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减轻后者所承受的经济负担,有利于形成、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推动国民党和当时可能参加抗日的人们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主动地将战前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改为“减租减息”的政策,这是完全正确的。 因为这个政策既能推动国民党参加抗日,又使解放区的地主减少其对我们发动农民抗日的阻力。这个政策,如果没有特殊阻碍,我们准备在战后继续实行下去,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减租减息”,然后采取适当方法,有步骤地达到“耕者有其田”。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上海机器织布局是()年在李鸿章授意下开始
- 四行二局
- 甲午战争前,()是当时在华投资最多的国家
- ()规定纳子口税。
- 1937年8月10日,行政院第()次会议
- 英、美、俄三国是中国最主要的()海外市场
- 清政府国家资本的封建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 《五四指示》
- 黄爵滋于1838年提出的()很有斥责性。
- 减租减息政策
-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一直处于出超地
- ()年7月和10月与英国签订《中英五口通
- 1946年2月国民党政府与美国制订了新的
- ()是清政府创办近代工业活动中投资最大的
- 广大农民支援战争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 ()年,在北京出现中国第一家由国家经营的
- ()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
- 1947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争防御
- 官督商办
- “满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