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浅反射检查。
- (1)腹壁反射(7分)①检查方法正确:被检查者仰卧,下肢稍屈曲,使腹壁松弛,然而用钝头竹签分别沿肋缘下,脐平及腹股沟上的平行方向,由外向内轻划腹壁皮肤。正常反应是局部腹肌收缩。(4分)②考生口述腹壁反射意义(3分)上、中或下腹壁反射消失,分别见于同平面胸髓病损。(1分)双侧上、中、下部腹壁反射消失,见于昏迷和急性腹膜炎患者。(1分)一侧上、中、下部腹壁反射消失,见于同侧锥体束病损。(1分)(2)角膜反射(7分)①检查方法正确:以消毒棉棍头端捻成棉丝,告知被检查者眼睛向另侧旁视,以棉丝轻触其角膜(不能触及睫毛),观察闭目反应。(4分)②考生口述角膜反射临床意义(3分)直接或间接反射消失,提示三叉神经病变。(1分)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提示面神经瘫痪。(1分)两侧角膜反射同时消失,提示深昏迷。(1分)(3)提睾反射(4分)①检查方法正确:与检查腹壁反射相同,竹签由下而上轻划股内侧上方皮肤,可引起同侧提睾肌收缩,睾丸上提。以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2分)②考生口述提睾反射意义(2分)双侧反射消失,提示腰髓1-2节病变。(1分)一侧反射消失或减弱,提示锥体束损害。(1分)(4)提问(2个)(2分)①浅反射除上述三种外,还有哪两种?(1分)答:跖反射、肛门反射。②试述腹壁反射的传导径路。(1分)答:1.腹壁反射异常:传入神经为第7-12肋间神经(反射中枢上腹壁为胸髓7-8节,中腹壁为胸髓9~10节,下腹壁为胸髓11~12节),通过中枢胸髓第7-12节段后角细胞柱及同节段前角细胞,同时后角细胞的纤维上行到达大脑顶叶皮质,通过大脑连合系到大脑运动区,发出纤维伴锥体束下行,止于第7-12胸髓前角。传出神经为第7N12肋间神经。临床上腹壁反射消失最有意义,生理性腹壁反射消失多见于老年人、经产妇、腹部脂肪过多、腹壁松弛或腹腔疾病(腹膜炎、腹水)。多发性硬化早期锥体束损害征尚未出现时腹壁反射常已消失。腹壁反射亢进多见于精神紧张、兴奋或神经质者,并无定位意义。帕金森病、舞蹈病、锥体外系疾病腹腹壁反射增强。偏侧型舞蹈病时,病灶对侧腹壁反射亢进。2.提睾反射异常:传入神经是生殖股神经和闭孔神经皮支,传出神经是生殖股神经和闭孔神经的肌支,中枢为腰髓1~2节段的后角细胞柱及同节段前角细胞,与腹壁反射类似也有经过皮支的长反射弧,传出神经为股神经皮支。提睾反射比腹壁反射对病损抵抗力强,故减低或丧失比腹壁反射要晚。提睾反射在老年人、睾丸积水、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炎、副睾丸炎或睾丸肿瘤、脑部病变、脊髓病变、锥体束损害时腹壁及提睾反射均可出现减弱或消失。3.肛门反射异常:传入神经为阴部神经,中枢在骶髓4~5的后角细胞柱及同节段的前角细胞性,传出神经为阴部神经。肛门外括约肌接受双侧会阴神经支配,当一侧锥体束损害或周围神经损害时,肛门反射仍存在,当两侧锥体束损害时或马尾神经损害时,肛门反射消失。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洋地黄中毒的常见心电图表现是()
- 引起外源性厌氧菌感染的细菌是()
- 下列哪一项符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男性13岁,7月2号去郊县外婆家玩,在屋
- 早产儿纯母乳喂养,其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是
- 法洛四联症发生昏厥的主要原因是()
- 女,生后1天,足月顺产,于生后20小时出
- 危重新生儿的转运设备包括()
- 3岁女孩,发热伴有咽痛和咳嗽1天.面部与
- 婴儿来自母体的()抗体多于生后()消失。
- 患儿,女,5岁,有鼻塞、流清鼻涕,偶有打
- 1岁男婴,腹泻5天,每日大便10次左右,
- 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
- 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病理()
- 异常改变可早于临床症状,有助于多发性硬化
- 男婴,8个月。以多汗、烦躁、夜惊就医,诊
- 肠套叠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年
- 婴幼儿最常见的急性肠梗阻是()
- 小儿腹泻补钾的原则不包括()
- 氧疗中,哪种方法的吸入氧浓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