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判断题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左丞相胡惟庸谋反案,罢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一职,并以诏书形式宣布。至此,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
- 正确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条列宋代各类差遣性机构对六部职能的削夺。
- 《国民政府组织法》于1928年10月制定
- 何为“士家制”?为什么要采用士家制?
- 广州国民政府的主要军事机关有()。
- 十六大提出实现两岸和平的前提是:()
- 概述中国奴隶制时代中止时段的几种主要分歧
- 春秋时期,文官系统仍以史官为主,史官的首
- 秦朝时期三公的涵义及职能。
- 从夏、商、西周和春秋的奴隶制时代到封建制
- 九品中正制始于曹魏。到西晋时期,派到各地
- 秦朝一统天下,军事制度整齐划一,()作为
- 汉代,首次在正史中为制度史的资料整理与研
- 北洋政府的文官有()等。
- 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
- 宋朝进士、明经等科考试一般分为()、省试
- 宦官在唐以后称(),宦官制度是()的派生
- 汉高祖二年,立刘盈为太子,以大儒叔孙通为
- 国务院每届任期为5年,总理任职年限为()
- 宋代任官有“官”、“职”与“差遣”之分。
- 三国魏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