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试述战后的经济危机中哪些经济指标和战前不同。
-
(1)危机期间物继续上涨 在战前的经济周期进程中,商品价格的变化呈现出以下规律:危机阶段物价下跌,萧条阶段物价在低水平停滞徘徊,复苏和高涨阶段物价逐渐上升。战后,由于各国持续的通货膨胀以及垄断组织采取维持高价的政策,物价的长期趋势是持续上涨,即使在危机阶段也是如此。1974年-1975年的危机中,物价大幅度上涨很大程度上与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油价有关。除了这次危机的特殊情况外,一般情况下,危机期间物价也继续上涨,只是涨势比较缓和,呈现出物价循环变动的特征。
(2)危机期间利率并不上升,有时反而下降 战前危机时期,由于信贷关系紧张,利率通常是上升的。而在战后的危机时期,利率往往并不上升,有时反而下降。这是因为战后的经济危机一般并不伴随有信贷危机,信贷关系并不是很紧张,大垄断组织辆有大量自有资金,并不完全依赖信贷市场。另外,各国政府把降低利率作为一种反衰退措施,在危机期间降低中央银行贴现率,借以压低市场利率,以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发展。
(3)危机初期库存无明显增加 战前高涨阶段后期库存明显增加,危机阶段的前期库存大量增加,而后逐渐消散,萧条阶段库存水平最低。战后情况则不然,整个周期过程库存都无显著增减。这是因为战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信息系统比战前发达,宏观控制能力增强,企业能根据对市场前景的预测而把库存数量控制在合适的水平。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 大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因为第三产业提供的是服务,而服务是无需储存的。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战后,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西方发达国家的
- 在美国经济中,奥肯定律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 乘数——加速模型中的因素有()
- 一个经济周期长度的时间间隔是()
- 一般来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
- 按照货物是否已经装船,提单分为()
- 二战后经济周期的新理论有()
- 在下列贸易术语中,卖方承担风险最小的是
-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项目包括()
- 失业统计指标有()
- 货币主义同凯恩斯主义的区别之一是,前者认
- 美国波音777飞机是“国际性产品”,因为
- 当经济危机和萧条时期,商品市场一般是()
- 就行情研究的范围而言,无论是经济行情还是
- 综合股票价格指数是一个领先指标,在用该指
- 行情预测的基础是()
- 下列哪种因素会导致行情背离周期的轨迹()
- 工业生产指数对于研究资本主义国家的一般经
- 一国政府对进出口的数量不加限制,对规定配
- 同步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