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试述我国经济林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单产低、质量差:从总产量来看,我国经济林生产与其他国家差距不大,但从单株产量、质量和人均占有量来衡量,则与一些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造成单产低、质量差的原因,从栽培管理角度看,主要存在着:重栽培、轻管理;重结果树、轻幼树;重产量、轻质量;重栽培、轻加工等问题,如油茶全国平均亩产油3kg,而产量高的可达40—50kg。
    (2)品种混杂:新品种的培育和大量引进品种,促进了我国某些经济林品种的更新换代,但是对品种栽培试验不够重视,有些品种没有经过区域或配套栽培试验,就向生产上大量推广,甚至有人出于推销苗木,对某些品种进行夸大宣传,给生产带来损失,不利于形成优质果品生产基地。
    (3)发展比例失调,品种结构不合理:由于缺泛计划性,不考虑市场需求和生态条件的适应性,盲目发展,出现某些果品发展面积过大、销售不畅的现象。据统计,我国低产、低值、低效的经济林面积、大宗水果树种面积占总面积的50%以上,而名特优新品种、错季型品种面积不到总面积的30%。
    (4)科研成果推广工作薄弱:近年来,经济林特别是果树类科研工作得到迅速发展,科技成果累累,但是推广工作薄弱;广种薄收,技术落后,优良新品种选育进程缓慢。生产上还存在一些急于解决的问题,如病虫害问题、某些树种雌雄异株问题等。
    (5)经济林产业化程度低,第二、第三产业滞后,综合效益低下:主要表现在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贮藏保鲜和加工龙头企业发展滞后,技术设备落后,产品流通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