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信仰佛教的人必须要念经拜佛吗?
-
真正的信仰是思想上的信仰,即意识形态信仰,而不是表面形式。因而说:“上智修心,中智修身,下智修口。”
所谓“上智修心”,就是指思想意识的修养。佛和魔,凡人和佛菩萨的根本界限是“心”,即思想意识,不是外形、表面。而且这外形、表面,可以伪装,不能当作信与不信的标志。真正的佛指的是慈悲、智慧等思想境界,不是有形的东西。八万四千法,显密与禅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去染还净”,即清除思想上的烦恼污染,显现本净佛心。
“中智修身”,就是指守持清规戒律,修习身德、言德,戒恶行善。
“下智修口”,是指念经,诵佛号、咒语。但这并不是说念经没有功德或者不需要念经,而只是说明三种修法的不同层次和适应对象。
即使是念经、念咒也有个高层次的念法和低层次的念法。高层次的念经是口念经文,心思经义,以求思想、行为和经义相合;低层次的念经只是念经文,不想经义。高层次的念咒是心观口念,一心不乱;低层次的念咒是心不在焉,只是口念而已。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诸佛入究竟涅槃是一是异?凭理想则应是一(
- 什么叫味、患、离?什么叫见?
- 顺次生受业
- 佛教认为其实在六道之中,虽然每一道都具有
- 忉利天王是迦叶佛时有卅三女造塔得的福果,
- 观世音菩萨在此娑婆世界,卅二应身寻声救苦
- 佛教包含有几种?
- 如何才能做到“不爱、不取、不住、不计于我
- 比量
- 试述如何从耳根与声尘接触的当下来体证无常
- 佛学深得很,虽然智识阶级,还是难解难说,
- 佛教的目中有“人”意味着它的所有教法必须
- 八叶莲台
- 在你的身边,有没有什么事物能逃离无常之网
- 从迦叶佛至释迦牟尼佛出世成佛,这段期间,
- 怎样才能不去对抗无常跟无我?我们的身心跟
- 在对治烦恼的过程中,上中下三等人有什么差
- 请说说起心动念的心理活动过程?
- 菩萨常以饮食、衣服、医药,卧具四事,恭敬
- 空海师父在叙述自己成长过程、到后来才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