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简述“曾侯乙墓编钟”的艺术水平.
  • (1)最能代表周代乐器发展水平的乐器,是1978年湖北随县曾候乙墓出土的我国早期的编钟(公元前433年),全套共65枚。它从外观上看,高为2.73米,上下分为三层,上层叫纽钟,共19枚,中层与下层为甬钟,共46枚。
    (2)演奏时,下两层用木棒击,上一层用锤敲。从音色上看,下层钟的声音浑厚,令人惊心动魄,中层和上层的音色清脆明亮、优美、悦耳。
    (3)这些钟是用金、铜、锡、铝合成,并能同一时发两个音,鼓部一个音,遂部一个音,二者是大、小三度音程,音域是C—C4超出五个八度,可构成完整的半音阶,可任意移调。
    (4)另外,编钟上运镶嵌着2800多个铭文,详细地记载了楚、齐、晋、周、鲁等地的各种律名、阶名及变化音之间的对照情况,这对我们研究先奏的乐器、乐律等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文字资料。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