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何谓“合病”、“并病”、“传经”、“直中”?如何理解六经病变的传变规律?
  • 六经病证是脏腑经络病变的反映,其传变规律取决于病体正气的强弱、受邪的轻重和治疗是否恰当。如正气不足,或感邪过重.往往可发生传变,素体强壮者,病的传变多在三阳经,素体虚弱者.其病变易入三阴,或外邪直中三阴经。六经病的传变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循经传:就是按六经次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传入阳明,阳明不愈,传入少阳;三阳不愈,传入三阴,首传太阴,次传少阴。终传厥阴。一说有按太阳一少阳一阳明一太阴一厥阴一少阴相传者。
    2.越经传:是不按上述循经次序,隔一经或隔两经相传。如太阳病不愈,不传少阳,而传阳明,或不传少阳、阳明,而直传太阴。越经传的原因多由病邪太盛,正气不足所致。
    3.表里传:即是相为表里的经相传。例如太阳传入少阴,阳明传入太阴,少阳传入厥阴。表里相传,是邪盛正虚,由实转虚,病情加剧的证候,与越经传同义。
    此外,如患者体质虚弱,抗病力减退,病邪往往可直犯三阴经,而不经三阳的传变,即发病就表现出三阴经的病证,这种现象称为直中。
    六经病证中还常见合病和并病现象。合病是指二经或三经同时俱病,如同时出现太阳和阳明的病证,便称为“太阳阳明合病”;或太阳、阳明、少阳三经同时俱病,则称为“三阳合病”。并病,是指一经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证又起,两经交病,有先后次第之分,如太阳病证未罢,仍有恶寒发热之象,又出现口渴、脘腹胀满、大便秘结等阳明病之象,称为“太阳阳明并病”。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