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判断题在采写涉及双方争议的新闻时,记者不能只对一方偏听偏信,而要给予他们同等的表达看法的报道份额。
- 正确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一般道德是一种()的关
- 新闻记者可以直接使用网络信息源。
- 大众媒体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新闻内容会(
- 在新闻报道中,要较多地使用什么词?()
- 为了增强新闻的客观性和可信度,记者必须在
- 哪一种内容应该使用直接引语?()
- 马克思的“报刊的使命”,是与其对报刊公共
- 虚假失实新闻产生的原因从个人客观维度上看
- 判断报道是否侵犯公民的个人权利的一种重要
- 媒体同情或赞颂罪犯也是渲染暴力的一种行为
- 我国大陆地区的地图属于公共信息,因此媒体
-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
- 记者不能为个人或亲属的利益利用其职业关系
- 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1
- 1993年,作者许XX撰写文章批评一位剧
- 一般来说,新闻传播与司法独立是一种正相关
- 习近平2009年3月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
- 灾害报道中,为避免采访中的“再次伤害”,
- 党的十八大报告倡导了哪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