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王国维境界分类的内容。
-
(1)境界说是王国维文学思想的核心,境界说吸取了西方新的理论,并和中国传统文论相互融合,是王国维文论思想的经典,其理论阐述主要集中在《人间词话》一书中。文学创作的关键在于境界的创造,境界是真景物与真感情的辩证统一和生动的艺术表现。境界说的本质就是情与景、物与我的内在统一。
(2)造境与写境。这是从创作方法着眼的。二者相当于理想与写实两派。
(3)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前者突出主体观念性,具有强烈的感情动态,可称之为宏壮;后者是审美主体摆脱世俗生活之欲的拘束,传达出平静的感情心态,可称之为优美。
(4)隔与不隔。语言尽其物象和感情就是不隔,语言描绘出的物象模糊、感情含混则是隔。(5)境界的大小与高低之分。这是针对主体表现境界所选取的物象不同,大与小不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但高与低却是。
(6)诗人之境与常人之境。诗人能够用语言文字表达对外物的感受而成为艺术境界,常人只能感受生活真实的境况,而不能进行文学创作。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20世纪文学批评是在怎样的哲学背景下产生
- 较早肯定司马迁“实录”精神的是()。
- 新批评流派中提出“意图谬误”和“感受谬误
- 《西北有高楼》的主题是:()。
- 贺拉斯把文学批评比喻为()
- 试述李贽、公安“三袁”的诗文主张。
- 文学批评文章的语言美与其他文学作品比较,
- 文学批评整体说来属于逻辑思维,但包含了不
- 下列哪位作者曾经担任过中国的文化部长?(
- (《毛诗大序》的)“诗六义”说
- (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
- 《诗经·蒹葭》在篇章结构上的特色是:()
- 王蒙在《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中曾提到阿Q与
- 古代文论中的“通变”观源于《()》。
- “肌理说”
- 钟嵘认为五言诗有三个源头:《()》、《小
- 精神分析批评的核心是()
- “发愤著书”
- 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
- 文学批评具有实证性,所以它要求文学批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