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单项选择题男性,39岁。干部,2年前体检时发现HBsAg(+)(1:256),ALT正常,后多次随访无变化。1周来发热,乏力、纳差、尿黄来诊。化验:总胆红素51μmol/L,ALT260U,HAV-IgM(+),HBsAg(+),应诊断为()
A、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B、慢性迁延型乙型肝炎
C、慢性活动型乙型肝炎
D、乙型肝炎合并甲型肝炎
E、以上都不是
- A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班氏丝虫病的惟一传染源是()
- 不是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临床表现的是()
- ()阿米巴痢疾中最罕见的肠外并发症
- 相当于SARS的几倍潜伏期的期间内,不再
- 5岁儿童,畏寒、发热8h,嗜睡3h,于8
- 肝脏合成功能下降表现为()
- 男,49岁,因无力、纳差、腹胀20天诊断
- 中毒型菌痢的发病原理系()
- 男,6岁,寒战,高热,剧烈头痛,喷射性呕
- 洪水型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 下列属于肾毒性药物的是()
- ()休克时发生急性肾衰竭诊断的依据是
- 男,14岁,寒战,高热,头痛,呕吐,昏迷
- 霍乱剧烈水样腹泻的发病机制为()
- 发热的主要机制与下列哪项关系最密切()
- 最适宜霍乱弧菌生长的培养基是()
- 患病5天,为鉴别伤寒和粟粒型结核,最有意
- 流脑休克型的治疗中,下列不恰当的是()
- 关于旋毛虫病的预后,正确的是()
- 流行性出血热的三大主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