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有机质转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 (1)植物残体的特性:物理状态:新鲜程度;破碎程度;紧实程度。
    (2)C/N比:有机物质组成的碳氮比(C/N)对其分解速度影响很大。以25或30:1较为合适。C/N降至大约25:1以下,微生物不再利用土壤中的有效氮,相反由于有机质较完全的分解而释放矿质态氮。N是组成微生物体内的细胞要素,而C是微生物活动的能源和构成成分;如果C/N过大,一是分解速度态慢,养分不易释放;二是引起植物—动物对N的竞争。C/N过小,矿化速度太快,养分不能稳定持久,合成腐殖质也少。
    (3)土壤微生物的组成与活性
    土壤动物促进植物残体的破碎和运输。真菌可促进木质素的分解,形成富里酸的比例大;细菌和放线菌可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且形成胡敏酸的比例大。
    (4)土壤特性
    质地粘粒含量越高,有机质含量也越高。
    PH值中性(pH6.5-7.5)、钙质丰富较好,有利于细菌和放线菌的活动;酸性有利于真菌的活动。
    水分:最适湿度:土壤持水量的50-80%,一般情况下,湿度越大,微生物活性越差,分解速度也慢。
    通气性:通气不良有利于有机质累积。
    温度:最适宜温度大约为25-35℃,超过40℃,或低于10℃微生物的活性降低。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