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述西欧各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进行的中等教育综合化改革情况。
- 针对多轨制中等教育机构所带来的弊端,西欧各国纷纷进行中等教育综合化的改革,主要措施是取消或合并原有培养目标各异的中等教育机构,以单一的、综合的教育机构来代替。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起,综合化的运动首先在法国兴起。经过十几年的逐步改革,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建立起完全同意的、面向所有适龄学生开放的四年制初中。在英国,中等教育综合化的运动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1967年政府发表《普洛登报告》,宣布取消作为对小学毕业生进行分流依据的11岁考试。到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已经很难找到现代中学或技术中学了。德国的中等教育综合化开始较晚。由于受党派政治斗争等因素的影响,综合中学一直未能发展起来,至今在各类型的中学中仍是数量最少的。中等教育综合化的直接结果的教育的分流向后延迟到高中或高中后阶段进行,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实现完全的衔接,而不需要进行任何形式的选拔。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比较统计法是比较教育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 现代高等教育的特点包括()。
- 二战后,世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不仅体现在
- ()大学是日本高等教育体系的主要形式。
- 埃德蒙·金是比较教育新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 私学是英国公立中学的类型之一。
- 日本实行()年的义务教育
- 德国学前教育被正式纳入学校教育系统。
- 简要归纳印度教育的特点。
- 早期的中等教育机构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 19世纪初期到20世纪30年代,在教育行
- 传统的高等教育分为三段,即专科教育、本科
-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的学校教
- 1770年,法国牧师奥贝兰创办(),被视
- 日本()大学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学生比例占
- 在(),学徒制被改造成为“双元制”职业教
- 美国各州实行学区管理,2012-2013
- 英国初等教育主要是指()岁学生的教育。
- 欧洲最早的大学有意大利的萨勒诺大学和波洛
- 日本仿照()的《史密斯——休士法》,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