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上古疑问代词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类?到了后代它们在用法上起了些什么变化?
  • (1)分类:疑问代词自古就分为指人和指物两种,而且大致可以分为三系:
    ①Z系(指人):
    A.主、宾语:谁;
    B.主语:孰;
    ②系(指物):何、曷、胡、奚
    ③○系(指处所):恶、安、焉
    (2)应用:
    ①“谁”字
    A.指人,用于主语和宾语,“谁能执熟”(主语);“吾谁欺?欺天乎?”(宾语)。偶然也用于定语“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B.“谁”的另一形式是“畴”字,用法相同,谁和畴在语音上的差别,可能是由于地域的不同或时代的不同而造成的。
    ②“孰”字
    A.主要用于选择,而且不能用于宾语,(“吾欺谁”不能说成“吾欺孰”)
    “女与回也孰愈?”“师与商也孰贤?”
    B.还可以指无生之物,而“谁”字则没有这种功能。
    “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为六律?”
    ③“何”字
    A.指物,以用于宾语为常,“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朕又何知?”
    B.用为定语,兼指人和事物,“是何人也?”(指人);“何器也”(指物)
    C.用为状语,大致等同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怎么,”“先生何止我攻郑也?”
    ④“曷、胡、奚”的应用范围比“何”字窄得多,它们不能指人,“奚”字用于宾语比较少,“曷、胡”用于宾语更是个情况。
    指物的“何、奚”可以兼指处所:“有是三者,何乡而不济?”“晨门曰:‘奚自’”
    ⑤“恶、安、焉”就先秦的情况来看,只是专指处所,有些虽然不显然指处所,并且大致可以由“何、奚、胡、曷”代替,但是由于本义不同,引申义也有细微的差别,这一类的“恶、安、焉”实际上只等于现代汉语“哪里”的活用。
    ⑥总之,上古疑问代词三类之间的分别,在先秦是相当清楚的,到汉代以后,界限变得不那么清楚了。但是“谁”仍指人,保存为今天的“谁”;“何”仍指物,在今天则说成“什么”,这个界限仍是清楚的。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