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简论元杂剧兴盛的原因。
- 元杂剧作为戏剧的成熟体现于多元综合演进的完成。与元杂剧有直接兑变关系的是金院本。元末陶宗仪认为:“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院本、杂剧其实一也;国朝院本、杂剧始厘而二之。”将杂剧与院本的关系表述的非常清楚。院本似乎还不是一种成熟的戏剧,而元杂剧已确确实实是“真正之戏曲”,所以,由院本向杂剧的综合与演进过程是极其重要的。在金代的表演艺术中,与院本杂剧并举的、陶宗仪讲到的还有诸宫调,作为一种长篇讲唱文艺形式,诸宫调在叙事、音乐上对元杂剧形成的影响非常明显。元杂剧综合进化的动态过程已难寻觅,但元剧剧本存在本身就是活的“化石”,王国维曾从形式与材质,即乐曲与内容两方面入手,加以考释,这两方面,也是元杂剧之成为“真正之戏曲”的根本。
蒙古及周边民族艺术促进了元杂剧的形成。作为征服者、胜利者,蒙古族的许多行为习惯成为新的时尚,使用的乐器乐曲在汉族地区流行,并被元杂剧所吸收。蒙古统治者将他们对歌舞音乐的爱好也带入了宫廷。元朝建立后,在中书省礼部之下设有仪凤司和教坊司,掌管乐工、乐器等,教坊司在大德八年,升正三品,可见蒙古贵族的重视。北曲在宫廷占有绝对的地位,宫廷的喜爱与提倡本身就是一种支持,是杂剧兴盛的一种动力,而它不拘于宫廷、推及民间社会的作法,则直接作用于元杂剧成为“一代之文学”,成为大众的艺术。
元杂剧所以能与唐诗宋词并列,成为“一代之文学”,除其在形式上流行,成为文艺的主潮外,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文学性的提高,这是由文人的参与实现的,而文人的参与并不似传统所作的那样,把杂剧雅化,抽绎为文人艺术,脱离民间。元杂剧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实现了文人与民间的沟通与融合,而这,是通过文人位移、躬践排场作用的,这也意味着在元杂剧身上所发生的是一种文人思想观念的改变、换骨。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紧迫的预警”是在形容以下哪个理论?()
- 简述反切法及其缺点。
-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利用磁极间的()运作的高
- 简述《母亲》的历史地位。
- 王某向某基层人民法院派出法庭起诉,请求人
- 陛下幸忧边境。
- 可比性原则强调的是纵向可比。而一贯性原则
- 逆向选择
- 秋天的晨曦中遮天蔽日地()着稀薄的白雾。
- 体育教研员负责组织体育课程编制和实施,还
- 决定企业招聘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20世纪以来关于艺术起源问题,在西方至今
- 肺的正确描述是()
- 下列黑体汉字注音正确的有()
- 互补品
- 现代文学史上,既是著名剧作家,又是著名物
- 所谓群体规范,就是约束群体成员的准则。
- ()被称为符号。
- 广义地说,智力正常的人都是人力资源。
- “()”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