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简答题团头鲂为什么又称“武昌鱼”?
  • 武昌鱼历来以肉味腴美,被视为席上佳品而名扬千古,蜚声中外。然而,武昌鱼名字的来由却鲜为人知。武昌鱼最早得名于三国时期,据史料记载吴王孙皓由建业(今南京)迁都武昌(今湖北省鄂州市),官僚、绅士、地主及其他富裕阶层不悦,反对迁都;百姓溯流供给,不胜其苦。民间流传一首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后来武昌鱼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宋代诗人周端朝在他的作品中留有“晓梦惊辞赤壁鹤,夜栖看打武昌鱼”的雅韵。不过,真正让武昌鱼蜚声中外的还是毛泽东主席的名句。1956年,伟大领袖毛泽东妙用三国典故,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1957年,此首词的公开发表,使武昌鱼美名广为传诵,并很快成为湖北省武汉地区的特产。不过据有关学者考证,毛泽东当年所说的武昌鱼,并非专指某一种鱼,而不过是泛指罢了。
    盛产团头鲂的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隶属于古时的武昌县。据武昌县志物产记载:有鲂,即鳊鱼,产樊口者甲天下。樊口是梁子湖与长江相通的港口。樊口出产的鳊鱼,包括长春鳊、三角鲂和团头鲂三种。由于这三种鱼外形相仿,被统称为“鳊鱼”,其中长春鳊和三角鲂是国内广泛分布的种类,只有团头鲂是当地特产。随着团头鲂人工繁殖和池塘饲养的兴起,该品种已推广到国内外,现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的一个优良品种。久而久之,水产工作者把养殖生产的团头鲂冠以武昌鱼的美名。从此,武昌鱼即团头鲂之说广为流传,“武昌鱼”也由过去人们的泛指而成为团头鲂的专称。
  •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