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吴茱萸汤证在伤寒论中出现几次?各出现什么证候?为什么同用吴茱萸汤治疗?
-
伤寒论中吴茱萸汤有三条。
一为阳明虚寒“食谷欲呕”(243),以其“得汤反剧者属上焦”,辨阳明呕吐有虚寒、热实之不同。一为少阴阳虚阴盛,寒浊犯胃“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309),
一为厥阴病肝寒犯胃所致“干呕吐涎沫,头痛”(378)。
三条虽述证不尽相同,但阴寒内盛,浊阴上逆的病机却一致,故可异病同治,均用吴茱萸汤温胃散寒降浊。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汗出濈濈然
- 适宜用小承气汤的是:()
- 四逆汤(原方)的药物组成是()
- 简述“伤寒学”的概念,并说明确立“伤寒学
- 少阴病,(),吴茱萸汤主之。
- 判断太阳病已发生传变的依据是()
- 痞证的成因是什么?
- 如何理解欲愈候中的“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 旋复代赭汤证与生姜泻心汤证在主证、病机、
- 黄连汤的煎服方法是什么?
- 伤寒,阳脉涩,阴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
- 车某某,男,52岁,脱肛2月余。诊见胸闷
- 简述大陷胸汤的病机,主症,治法,方药组成
- 半夏泻心汤去黄芩、黄连加旋覆花、代赭石,
- 成某,男,50岁。患者平素体虚,常眩晕欲
- 下列哪些是麻黄汤的禁忌的?()
- 《伤寒论》中吴茱萸汤的运用有哪些,如何区
- 腹中雷鸣
- 凡桂枝汤证,其脉必浮缓。
- 桂枝麻黄各半汤与桂枝二麻黄一汤药物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