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福建书院有什么特色,对现代教育有什么启发?
-
福建书院历史长达一千年。福建书院形成了以下几个特色。
一、在书院建筑方面,书院多建筑在依山面水、环境优美、远离市尘的地方。这可以给读书、讲学提供清静的环境而不受外来的干扰,又可以陶冶师生的精神,更便于书院的管理。书院的建筑,包括讲堂、祀祠、藏书楼阁、斋舍以及厨房,都从教学需要出发,而以讲堂为中心。书院还建有园圃亭台以供师生憩息。这些建筑物组成了一个书院的整体,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的环境和生活的条件。
二、在奉祀方面,书院中设有礼殿或祠堂,除了奉祀先圣先师孔子、孟子等外,多奉祀周、程、杨等理学先辈,和当地功德显著的名贤,但这些都是纪念性的。每天早上,山长都要率领师生到礼殿(或祠堂)谒拜。通过这种纪念性的谒拜仪式,教育学生治学做人。它是书院教学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这种教育起到加强教学、加强遵纪和培养良好学风的作用。
三、在教学方面,在讲授规定的课程,给学生打好基础后,则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学生学习重在自学。老师上一堂课,往往只讲一个章句,不拘字义,而是根据自己的见解尽意阐发。或者通过师生的一问一答的辨难,讲深讲透,解决学生的疑惑。因此课堂教学比较自由活泼。但是考课却是严格的,每月三次考课,学生必须参加。成绩优异的表扬、奖赏,成绩不好的给以扣除膏火的处分。
四、在管理学生方面,校规以道德规范学生,正面要求学生立志、立品、虚心、敬业等,极力避免从反面要求学生。连学生的斋舍也以辅仁、营道、尊性、尚志、时习、敬业、笃行、循理、履正等为名,以鼓励学生勤学修志。朱熹手订的《白鹿洞揭示》,说是学规,实际上是正面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学问的箴言。不会使学生产生压抑感,而只会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旧时代的书院教育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虽然它已不适合今天时代的需要,但其中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字惟度,福清人,诗多反映兵乱和哀叹
- 没有闽派文论家这支队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
- 在表现才智和惜时谚语中,()是客家人聚居
- 福州在给长辈祝寿时,于正寿前一天必须先做
- 闽南文化基本成熟期是在哪个朝代?()
- 闽台两地在四、五千年前的()时代晚期同步
- 清末及民国时期,福建与台湾的海上交通主要
- 在“闽中四先生”中,()最为重要。
- 泉州拓庆寺沙门静、筠二师于南唐中主保大十
- 福建地方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听说武夷岩茶可以陈放是吗?
- 闽南十音的曲调可分成()、热烈红火、昂扬
- 《阿姨叫荔枝红》(福州鼓楼):阿姨叫,青
- 在有关生活态度的谚语中,有认为穷不可怕,
- 闽南习俗出门回家或外出访友,如穿草鞋,要
- 福建最大的哲学学派是闽学。
- 福建史学兴盛的原因,除了刻书业发达、重科
- 福建戏曲萌芽于唐,形成于宋,成熟于元,其
- 福建专志的主要特色是()。
- 福州《渔歌》“老子自幼在江边,不怕地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