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 简答题巴塞尔协议
- 20世纪80年代国际清算银行成员国为努力寻求国际银行业的公平竞争和风险管理的方法,专门成立一个委员会——巴塞尔委员会,该委员会提出了一个按风险资产加权平均方法计算的资本适宜度标准。该标准建议在十国集团和瑞士、卢森堡实施,这一标准经修改后与1988年获十二国政府同意,形成了著名的《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的主要内容:第一,确定资本的组成。把银行资本划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档。第二,确定风险加权的计算。协议订出对资产负债表上各种资产和各项表外科目的风险度量标准,并将资本与加权计算出的风险挂钩,以评估银行资本应具有的适当规模。第三,确定标准比率的目标。协议要求银行经过5年过渡期逐步建立和调整所需的资本基础。到1992年年底,银行的资本对风险加权资产的标准比率目标为8%,其中核心资本至少为4%。
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在线模考后查看
热门试题
-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决策权在()。
- 中央银行的业务,是中央银行职能的体现。货
- 金融稳定的基本制度框架可主要包括:市场主
- 货币发行权高度集中于中央银行体现了货币发
- 商业银行的三级资本可用来弥补市场风险和信
- 中央银行的资本主要由法定资本、留存收益、
- 货币乘数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值与()的变化
- 我国的基础货币由金融机构库存现金、流通中
- ()是在综合四大账户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为
- 中国的中央银行萌芽于19世纪初。
- 简述中央银行产生的必然性
- 与货币政策工具紧密联系的是中介指标,它是
- 备付金
- 如果中央银行预期将有大量资金流入商业银行
- 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
- 简述各种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优劣。
- 跨国支付清算解决的是国际间的资金转移与债
- 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原则主要是()。
- 大额支付系统主要处理行间往来、证券和金融
- 中央银行监管有哪些原则?